— 咨询热线 —020-88889999
网站首页 关于PP电子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行业动态 在线留言 联系PP电子
咨询热线
020-88889999
地址:广东省PP电子(中国app)官方网站
邮箱:PP@rdpanda.com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PP电子 > 新闻动态

开国大典城楼上的8位中国农大人!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2:48 点击量:

  开国大典城楼上的8位中国农大人!就在这样一个荣耀庄重的时刻,我校何其有幸, 有八位同志 登上了城楼,亲眼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这几位同志精神抖擞,代表我们学校踏上城楼之巅。站在巍峨的城楼上,他们俯瞰着国土辽阔,感受着祖国的伟大和辉煌。

  眺望着这片波澜壮阔的热土,他们沉浸在祖国英勇奋斗史之中,亲身感悟到了先辈们所经历的苦难与奋斗,感受到了祖国由弱小走向强大的光辉历程。

开国大典城楼上的8位中国农大人!(图1)

  章士钊,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人。生于1881年3月20日,卒于1973年7月1日,享年92岁。1922年12月出任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校长。

  1922年12月26日,《晨报》以《章士钊愿为改造农校炮手》为题,刊登了章士钊的办学主张。同时,他号召师生立志改造中国农村、农业,学好知识与本领到农村去。为了实现其理想,他决心在“农大”大干一场。他也确实下了一番工夫,实施了一些重大举措。

开国大典城楼上的8位中国农大人!(图2)

  乐天宇,湖南省宁远县人。生于1900年1月20日,卒于1984年7月15日,享年84岁。中国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主义战士,无产阶级家,农林科学家、教育家,中国农动的先驱者之一。

  乐天宇于1920年考入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学科,此间成为主义运动的积极追随者。他与杨开智、蒋文孝三人成立了“社会主义研究小组”。1922 年,本校第一个青年团支部建立,他担任第一任团支部。1924年1月,全体团员转为中国党党员,青年团支部被批准转为党支部,他担任第一任党支部。他在我校创建组织、发动并领导与农动的工作中,作为主要组织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表现颇为出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开国大典城楼上的8位中国农大人!(图3)

  孙晓村,名震,号春霆,浙江省余杭县人。生于1906年11月11日,卒于1991年5月4日,享年85岁。

  孙晓村于1951年至1960年出任北京农业大学第一任校长。期间,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全国第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学,倾注了大量心血pp电子平台登录。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是他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时的工作重点。虽然孙晓村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只有9年,但他生前一直心系农大。他病逝后,依他的遗愿,骨灰埋在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科学园内。其精神也早已融入整个“中国农大精神”之中,融入中国农大人心中!

开国大典城楼上的8位中国农大人!(图4)

  沈其益,1909年12月17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卒于2006年5月25日,享年97岁。他幼年就学于先驱何叔衡任教的长沙楚怡小学pp电子平台登录,1923年就读于烈士柳直荀任教的长沙雅礼中学,一生追求救国图存,他热爱研究真菌学与植物病理学,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北京农业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宣传部长,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副秘书长,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及该会英文刊物《科学世界》编委,第九届国际植物保护会议常务委员、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名誉副会长,同时还兼任过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所长和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农业组组员,国家科委植物保护农药、机械组组长,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开国大典城楼上的8位中国农大人!(图5)

  梁希,字叔五(或叔伍),浙江省吴兴县(今湖州市)人。生于1883年12月28日,卒于1958年12月10日,享年75岁。1916年被聘为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学科教员兼林学科主任。1923年自费前往德国德累斯顿萨克逊森林学院研究林产化学和木材防腐学。1927年回国后被聘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兼森林系主任。

  1917年,他曾造林于钓鱼台、龙王庙两侧土山上。他非常重视实验教学,除在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主持建立了林产制造室外,还在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先后创建了多个实验室,当时在国内各森林系中是首屈一指的。

开国大典城楼上的8位中国农大人!(图6)

  蔡邦华,昆虫学家,江苏省溧阳县人。生于1902年10月6日,卒于1983年8月8日,享年81岁。他对于螟虫的发生、防治与气候关系的研究,创立了一套害虫预测预报制度;对于谷象发育与温湿度关系的研究,分析出其猖獗发生的最适度,解决了害虫猖獗长期争论的问题;关于五倍子的研究,查明了中国产的不同五倍子及产生不同五倍子的不同倍蚜种类和特性,为五倍子的人工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了松毛虫及白蚁的综合防治方案;进行了直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等翅目等5个目的分类学研究,发现了许多新属、新亚属、新种、新亚种。奠定了中国森林昆虫学研究的基础。1924-1926年 任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开国大典城楼上的8位中国农大人!(图7)

  陈漫远,曾用名陈万源,广西蒙山县人。生于1911年12月,卒于1986年11月22日,享年75岁。陈漫远在北京农业大学任职时正值国家暂时困难时期,在这种背景下,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工作纲要、改革方案、发展规划等,并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他带领全校克服困难,在恢复、稳定教学秩序的工作中,彻底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方针,提高了教学质量。他组织教师攀登科学高峰,攻克难关,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特别是专家、教授的作用,并突出抓紧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为恢复、稳定教学秩序,使学校各项工作制度化、正规化和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国大典城楼上的8位中国农大人!(图8)

  胡子昂,曾用名胡鹤如,重庆市人。生于1897年3月,卒于1991年11月19日,享年94岁。

  胡子昂考入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投入到这一的洪流中,成为这一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在读书期间,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学校如何才能发展?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而农业却相当落后,整个国家连一所专门的农业大学都没有pp电子平台登录,高级农业专门人才从何而来?农业不能很好地发展,中华又怎能振兴?于是,以他为首的学生们向教育部陈述将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49年初,应中央邀请,由香港赴北平,9月出席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参加了开国大典。

  这几位同志是中国农大的骄傲,他们怀着崇敬之心和无比自豪的情感,肩负着时代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心怀崇高的理想和热爱祖国的信念,毅然走上了追求卓越的道路。他们将城楼上的见证化为前行的动力,用丰厚的果实回报学校和社会的呵护与培育。

Copyright © 2018-2025 PP电子(中国app)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09884号-9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